请登录 免费注册

热搜:通用机械五金工具仪器仪表安防监控

频道
通用机械 电子元器件 行业设备 五金工具 电工电气 仪器仪表 安防监控 专用汽车 照明灯具 化工原料 涂料 塑胶 建筑原料 皮革 冶金
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易推广资讯 >  行业分析  > 今年第二季度中国钢材需求稳定增长

易推广官方微信

关注易推广,获取最前沿仪器行业资讯!

专题报道 更多

江苏海龙水下工程有限公司

江苏海龙水下工程有限公司

江苏海龙水下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,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,下设多个施工工程队,专业潜水员38人,技术人员25人,潜水监督员2人,潜水工程师2人,潜水医学技士。是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会员,具有潜水作

资讯详情 更多>>

今年第二季度中国钢材需求稳定增长

发布时间:2020/5/20 来源: 搜狐匠心良品紧固件 兰格专家陈克新 阅读次数:5871       

  【百川网 行业资讯】今年以来,尽管遭遇疫情冲击,钢材需求受到很大抑制,但总体来看,中国钢材需求“韧性”较强,继一季度好于预期之后,4月份全国钢材消费数据依然不错,预计二季度及年内钢材需求稳定增长局面不会改变。

  根据统计数据测算,今年1-4月份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30218万吨,同比增长2.5%,并未出现预期中的较大幅度下降。

  在表观消费量稳定增长的同时,中国钢材出口降幅亦继续收窄。据海关总署统计,今年1-4月全国钢材出口量2060万吨,同比下降11.7%,比1-3月降幅又收窄4.3个百分点。

  钢材需求稳定增长,拉动了全国钢铁企业增产。据统计,今年1-4月份累计,全国粗钢产量31946万吨,同比增长1.3%,与其他宏观经济指标大幅下滑形成较大差异。其中4月份粗钢产量环比增长7.7%,复苏态势明显。全国钢铁企业积极增产,除了消费需求拉动之外,还在于钢材价格回升推高了钢铁产品利润。

  进入4月份后,全国钢材库存量环比持续下降。截止2020年4月30日,兰格钢铁网统计的29个重点城市社会库存为1687.2万吨, 较今年库存最高点(3月13日)下降了625.5万吨,降幅为27.05%。这就表明4月份的全部粗钢消费量(含出口,下同),包含了部分库存消化量,实际粗钢总量需求达到了8600万吨,同比增幅超过了4%,无论是绝对量,还是同比增幅,比较2、3月份粗钢实际消费,都出现了V型增长格局。换言之,4月份的粗钢实际消费量,不仅消化了当期全部新增资源量(4月国内产量加进口量),而且还挖掉了部分前期库存,呈现供(新增)小于求局面。这是一个应当引起关注的重要信号。

  展望中国钢材市场需求态势,预计会进一步转好。可以说,一季度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,尽管疫情产生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。

  所以预计年内中国钢材需求形势会进一步好转,主要依据有两个:

  一是疫情压制显著减弱。经过连续数月努力,中国国内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。现今全国已经没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级别的省份;多地取消低风险地区人员14天隔离要求;全国复工、复产基本展开,行业开工率得到了明显提升。加之气温回升,随着经济生活逐步恢复正常,全国钢材需求将会进入传统旺季,未来钢材需求有增无减。与此同时,境外亦有许多国家与地区陆续“解禁”,国际经济正在启动中,对于中国钢铁产品需求也会随之增加。

  二是逆周期调节效应显现。前段时期,决策层进行了很大力度的逆周期调节,包括更积极的财政政策、趋向宽松的货币政策、稳定外贸出口政策、扩大基建投资政策、刺激居民消费政策等。经过一段时期消化,上述政策效应开始显现,致使今年4月份各项宏观经济指标都出现了积极变化。其中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.9%,转降为升;1-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同比下降10.3%,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.8个百分点;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.3%,降幅收窄4.4个百分点;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1.8%,降幅收窄7.9个百分点。从钢材消费的下游行业来看,多数呈现明显复苏。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转为正增长,汽车产量同比增长5.1%;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增长11.4%,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6.6%,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48.0%。4月份纳入统计的25家挖掘机制造企业共销售各类挖掘机45426台,同比增长59.9%。

  由于逆周期调节政策效应继续显现,国内疫情形势进一步好转,复产复工的全面展开以及赶工期的进行,预计二季度及年内中国钢材需求都将有增无减,全国粗钢表观消费水平还会提升。

为您推荐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注明"来源:易推广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易推广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,应在授权范围内

使用,并注明"来源:易推广"。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
本网凡注明"来源:xxx(非本网)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且不承担此 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
最新产品 - 今日最热门报道-分类浏览 - 每日产品
  • 易推广客服微信